
刀盤缺失一塊,左右相鄰的剛性受到影響,單邊就減少3 把載刀量;考慮到平衡性原則及重量分布不均勻,重心偏移刀盤會往缺失端的對稱側傾斜。考慮安全性,對稱側也必須減少3 把載刀量,因此有效載刀量大大減少。對于五軸立式加工中心來說,復雜型面工件的一次性加工受到較大的限制,可能會出現需要手動換刀的狀況,大大降低生產效率,延長生產周期。所以在這次對于機床的大修改造中此刀庫的修復也是一個必修項目。
將刀盤整體尺寸進行測量,通過CAD 模擬出原始刀盤完好時的外型尺寸,再選用大塊鋁件對其進行整體加工,加工一個全新的裝刀盤,再在現場安裝時,以鉗工配合安裝。此方案存在以下問題:
整體加工所需的大塊鋁件,基體單獨采購,費用預計高。
整體加工工藝受限,外圓尺寸過大,圓度要求高,廠內無合適尺寸結構的數控機床。
制造周期較長,需要1 個月。
將刀盤破損部分進行再加工,再加工一相同材料的修補件采用一定的方式拼接到裝刀盤基體上,此舉有已下優點:
零件尺寸較小,廠內現有機床及加工工藝可以滿足要求。
鋁件較小,現有材料可以滿足加工要求,成本費用預計低。
修復周期較短,設計、加工共計需要1 周的時間。